4.1 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

前言


  对于这一章,老师在讲课时对知识的组织与教材不同,原因是希望将重要知识串起来,便于大家的理解。另外这一章在考试中,含分量很高,所以大家要重要掌握。2、3、4这三章都很重要,第四章要用到2、3章的很多内容。
  大家知道,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完整地描述了它的统计规律,但在很多实际问题中求出精确的随机变量的分布并不容易,而且在很多场合,人们只希望通过少数数字来了解随机变量变化规律的主要特征。比如,股票价格在某个时期有上下起伏,投资者需要了解它的平均价格和波动率。又如某城市中午12点的气温可以看作一个随机变量,要了解它在某个月中变化的情况,人们往往关心该月的平均气温和变化幅度的大小,这就涉及到该随机变量(气温)的概率分布的一些特征。在下面的一节里,我们将介绍随机变量最重要的特征数:数学期望。

一、加权平均的概念


  人们在研究一个随机变量时,一个感兴趣的问题是X取值的“平均位置”,例如当X的分布律为
  X的可能值为0,1,2,若把X=1视为X的平均位置,显然不合理,此因它取这三个值的概率不同,如何合理的给出X的平均位置就是本节讨论的中心问题。

  (1)算术平均:如果有n个数,那么求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是很简单的事,只需将此n个数相加后除n即可。
  (2)加权平均:如果这n个数中有相同的,不妨设其中有个取值为,将其列表为
  则其“均值”应为
  其实这个“加权”平均的权数就是出现数值的频率,而频率在 n 很大时,就稳定在其概率附近。
  (3)对于一个离散随机变量X,如果其可能取值为,若将这n个数相加后除n作为“均值”,则肯定是不妥的,其原因在于X取各个值的概率是不同的,概率大的出现的机会就大,则在计算中其权也应该大,这启示我们:用取值的概率作为一种“权数”作加权平均是十分合理的。
  经以上分析,我们就可以给出数学期望的定义。

二、数学期望的定义


  定义4.1.1:设离散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如果,则称
为随机变量X的数学期望,或称该分布的数学期望,简称期望或均值。若级数 不收敛,则称X的数学期望不存在

  以上定义中,要求级数绝对收敛的目的在于使数学期望唯一,因为随机变量的取值可正可负,取值次序可先可后,由无穷级数的理论知道,如果此无穷级数绝对收敛,则可保证其和不受次序变动的影响,由于有限项的和不受次序变动的影响,故其数学期望总是存在的。
  连续随机变量数学期望的定义和含义完全类似于离散随机变量场合,只要将分布列改为密度函数,将求和改为求积就可。
  定义4.1.2:设连续随机变量X的密度函数为,如果,则称
为X的数学期望,或称为该分布的数学期望,简称期望或均值,若不收敛,则称X的数学期望不存在。

  例4.1.1:设甲、乙两射手击中目标的环数分别为X,Y,分布律为 ,试问甲、乙谁的技术好些?
  解:这只需比较一下二者射击的平均命重环数即可,事实上,(环),(环),显然甲射手的技术相对好些。

  例4.1.2:设,求p
  解:由题设有,由此解得

  例4.1.3:设X服从区间上的均匀分布,求
  解:知X的密度函数为
    所以
       这个结果是可以理解的,因为X在区间上的取值是均匀的,所以它的平均取值当然应该是的“中点”,即。 

三、数学期望的性质


  按照随机变量X的数学期望的定义,由其分布唯一确定,如今若要求随机变量X的一个函数的数学期望,当然要先求出的分布,再用此分布来求.这一过程可用下面例子说明。

  例4.1.4:已知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如下:
  要求的数学期望,为此要分两步进行:
  第一步,先求的分布,这可从X的分布导出,即
      然后对相等的值进行合并,并把对应的概率相加,可得
  第二步,利用的分布求,可得相同的结果
  假如我们用等值合并前的分布求,可得相同的结果。
  这两种算法本质上是一回事,但后者的计算实质上是在X的分布(0.2,0.1,0.1,0.3,0.3)基础上,而将取值改为计算出来的,由此启发我们:若进一步要求,我们不需要先求的分布和的分布,而直接用X的分布来求,具体如下。

  一般场合,有如下定理:

  定理4.1.1:若随机变量X的分布用分布列或用密度函数表示,则X的某一函数 的数学期望为
  这里所涉及的数学期望都假设存在。
  这个定理的证明涉及更多的工具,在此省略了。现基于这个定理来证明数学期望的几个常用性质,以下均假定所涉及的数学期望是存在的。

  性质4.1.1:若c是常数,则
  证明:如果将常数c看作仅取一个值的随机变量X,则有,从而其数学期望

  性质4.1.2:对任意常数a,有
  证明:在(4.1.4)式中令,然后把a从求和号或积分号中提出来即得。

  性质4.1.3:对任意的两个函数,有
  证明:在(4.1.4)式中令,然后把和式分解成两个和式,或把积分分解成两个积分即得。

  定理4.1.2:若二维随机变量的分布用联合分布列或用联合密度函数表示,则的数学期望为
  这里所涉及的数学期望都假设存在。

  还要指出,在连续场合(离散场合也类似)有:
  ●当时,可得X的数学期望为

  性质4.1.4:设是二维随机变量,则有
  证明:不妨设为连续随机变量(对离散随机变量可类似证明),其联合密度函数为,若令,则由定理4.1.2可得
    
    
    
       (4.1.10)
  这个性质可简单叙述为“和的期望等于期望的和”,这个性质还可推广到n维随机变量场合,即
  进一步的还有更一般的场合:
  上式不需要附加任何条件,这表明运算与“”求和运算可在任何场合交换运算顺序。

  性质4.1.5:若随机变量X与Y相互独立,则有
  证明:不妨设为连续随机变量(对离散随机变量可类似证明),其联合密度函数为,由X与Y独立可知。若令,则由定理4.1.2可得
     
     
     
     这个性质可推广到n维随机变量场合,即若相互独立,则有
  期望的性质很重要,结论一定要记住,而且要灵活运用。

  例4.1.5:设的概率密度为,求(1)(2)
  解:(1)
    (2)